Page 42 - 第20屆大墩美展專輯電子書
P. 42
墨彩類評審感言 評審委員 李振明
墨染多彩人間情事
傳統水墨畫對於現實生活的情境寫照總是較少去觸及,一向給人較為出世或蘊含隱退思想的既定印象。而當代墨彩畫的創
作除了形式顯得更為多元之外,對於周遭社會環境議題的涉入,也帶來更多的關照,因而在創作題材的選定上也有所改變。早
先臺灣水墨畫在題材的選定上似乎多偏向於山水,其次花鳥、再屬人物,而山水情境的營造,雖在可遊可居的山林小橋流水間,
卻也多屬於出世意境的營造。
今年第 21 屆大墩美展墨彩類的得獎作品,看來則是以人物主題為多,且是人處身於土地環境中的關懷與省思,入世的涉
探取代不食人間煙火的旁觀。
此屆大墩美展墨彩類評審的過程中,經過幾位評審委員的多方審視,最後評選出的作品,確實各具特色,各自在不同的創
作面向發揮一己的強項,可喜可嘉。以下謹就個人在參與評審過程中所見聞歸納發表一些看法。
獲得第一名的是謝福源作品〈Bad Romance〉,畫中幾位赤裸長髮女子,幽幽置身於一片蔓草之中,創作者藉由統調的霽紅
灰濛色系,營造出一片迷離景致,穿梭飛越於柳條間的鳥群,圍繞著女體,而女子們似乎是想要擺脫羈絆逃離束縛,細膩的工
筆勾勒輔以淡彩薄敷,是一幅技法與意念皆佳的優秀作品。第二名張美玲作品〈少年十七〉,畫家安排畫中主角戴帽少年屈蹲
在危危顫顫的小木椅上,似乎無視於周遭翻捲的浪花與崩解散落的山水枯枝,兀自凝神注目滑動著手掌中的手機,隱約暗喻當
下年輕人在面對所處環境的無奈,只求片刻騷動中的寧靜這麼一丁點的小確幸,意境深具意義。第三名蔡譯德作品〈遐想系列
之二〉,橫幅的黑白高反差畫面,在前景的白布幔上,運用拖迆乾擦的線條在交錯間形成晃盪的光影態勢,暗黑背景下,隱於
布幔後露出上半身半遮半掩的更衣女子身影,確實引人遐想氣氛的營造與醞釀,是此畫佳妙之處。
4 件優選作品亦皆為一時之選,各具特色,各擅勝場。張家寧作品〈戲謔〉,藉由角色扮演主客位互換的描寫,構思頗具反
諷意味;許秀蘭作品〈奔流〉則是少數透過半自動技法,處理甚具個人風貌的佳構;黃寶賢作品〈記憶窗口〉交織重疊的錯置
影像,巧妙地組構匯合成窗外船港意象;楊智淵作品〈競所為何〉在看似隨興綿延纏繞的糾結線條與水痕墨暈下顯得甚是隨緣
自在。
至於其他入選的 16 件作品,能在總數 170 件的送審作品中脫穎而出,亦屬難能可貴矣!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