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8 - 第22屆大墩美展專輯電子書
P. 178
攝影類
評審感言
喜見議題性創作的出現 評審委員 莊靈
今年(2017)大墩美展攝影類的參賽作品共有 570 件,其 白畫面裡的「紅唇」和手指上的「紅蜻蜓」,更有畫龍點睛之
中有 9 件為國外作品;它們分別來自中國大陸、香港、菲律賓、 妙。
馬來西亞、西班牙、波蘭、墨西哥和多明尼加。未來希望有更
第二名〈最後一次採菸葉〉,作者潘同正:本作以國內即
多國外的作品能來參賽,以使大墩美展更具國際性。
將消逝的種菸產業─菸田和正在採葉的菸農為主題,是極佳的
本屆評審委員共有五位,是謝明順、江村雄、侯淑姿、陳 紀實素材;尤其作者利用一棵長成圈狀的菸草植株作為前景,
立民四位老師和筆者。5 月 21 日初審,有 46 件作品入圍,其 以超廣角鏡頭拍攝,不但突顯了畫面中央的菸農,更增加了作
中 1 件來自多明尼加。6 月 20 日複審時共收到作品 45 件,評 品的可看性。
審結果為:得到一、二、三名者各 1 件,得到優選者 5 件,得
第一名〈袋袋相傳〉,作者徐美菊:如果筆者的觀察無誤,
到入選者 37 件。現謹對獲得前三名及優選獎的作品簡單介紹
本作應該是一件經過巧思與細心安排後的議題性不凡作品。評
於後:
委謝明順老師說:「以人本的構圖點出了臺灣塑膠袋氾濫之現
這次獲獎作品的內容和表現相當多元,除了較傳統的唯美 況。」江村雄老師說:「除了表達再利用與環保概念之外,構
紀實(〈最後一次採菸葉〉和〈部落風情─回佳〉)、電腦後製 圖與布局也符合攝影的傳達要求。」侯淑姿老師說:『作者攝
(〈覷 ‧ 紅塵〉和〈防不勝防〉)、以及用多張作品集合而成 取了「袋袋相傳」的留言,表達老農辛勤耕作,守護家園的信
的單張組作(〈當愛已成往事〉、〈重生契機〉和〈眷村的異化 念,也同時傳達環保(塑膠袋回收)理念,別具巧思。』陳立
風景〉)之外,也有了以反省當前人類生活環境為內容的議題性 民老師說:『反省我們日常生活的物品「塑膠袋」,袋袋相傳卻
攝影創作(〈袋袋相傳〉),是相當令人欣喜的現象;尤其〈袋 代代製造更多的污染和困擾。以第三者的觀點恰好對應了我們
袋相傳〉一作,更獲得評審們的一致肯定,榮獲本屆攝影類的 的處境,喚醒我們與這塊土地的連結與生存的微妙關係。』綜
第一名,可以說具有開創性的意義。 合各位評審老師對這張作品的評語,我想本作不但充分顯示了
內容的議題性與當代性;作者有意透過人為安排的做法,又能
第三名〈覷 ‧ 紅塵〉,作者劉綵潔:本作為利用電腦將既
同時利用攝影影像的紀實屬性,不但將兩者作了毫不衝突地巧
有影像巧妙合成,是饒具象徵與創意的優秀作品;尤其整幅黑
妙結合,而且還擴大了當代攝影藝術的表現格局。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