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審感言 | 2019年第二十四屆 大墩美展

膠彩

臺中市第24屆大墩美展 膠彩類評審感言 李貞慧委員

累計瀏覽︰1505人

  1977年林之助先生提出「膠彩畫」一詞取代「東洋畫」,隨著膠彩畫正名及再興運動的推展, 近40年來膠彩畫成為與水墨畫同為代表東方媒材的畫種。膠彩的正名除了擺脫濃厚的日本氣息外,特別強調媒材的審美價值及媒材使用的必然性,形塑出膠彩畫的畫種特性。目前在臺灣膠彩畫的教育推廣,仍然以媒材的表現為核心,承接唯美抒情典範風格,但也因此使得膠彩畫發展受到侷限,較難以接續時代氛圍累積文化內涵。
  近年來膠彩畫受到複合媒材、數位影像、流行卡漫影響,題材上表現出對社會、兩性、政治、環保、自然議題的關心,在策展、藝術市場的推波助瀾下,在膠彩媒材運用上有了新的詮釋,並滲透到各畫種領域,其邊界影響不斷擴大。對於膠彩媒材審美特質非必要性的廣泛使用,使臺灣膠彩畫的發展將進入一個新的景象或者將被裂解邊緣化。
  尤其在以當代水墨為主體的記敘大潮下,為配合藝術市場與策展方向,常見雖實為膠彩卻名為水墨的創作途徑。如此可能再次截斷臺灣膠彩畫的歷史脈絡,更無法呈現該媒材創作的文化意涵。
  臺灣膠彩畫從早期的臺府展日本風格、地方性色彩、水墨畫的融合、西畫的攝取,這些不同文化、不同繪畫的影響下,呈現一種混雜與融合的多元風貌。現代文化學者對多元文化時代的跨文化實踐,主要有:霍米‧巴巴(Homi Bhabha)的「混雜(hybridity)」與讓‧費舍爾(Jean Fisher)融合(syncretism)概念,讓‧費舍爾(Jean Fisher)認為應以「融合」代替「混雜」,融合的優勢在於它不是指固定不變的內容,而是依據環境可以在不同條件下轉換立場或改變關係的一種隨附關係,其邊界可以互相滲透。總之做為一個動態過程,融合它是一個不可轉換的 因素,是一個再生產(productive renewal)的潛在空間。
  從現代多元文化來看,膠彩畫的存在對臺灣美術的歷史有相當重要的文化意義,膠彩畫若要進一步發展,應有更形高邁的反省與視界,在多元整合的基礎上,接受新的時代觀念,展現自我的精神, 未來才能在全球化與在地性並行的世界裡,獲得更進一步的探討與重現。
  本屆大墩美展膠彩類作品正呈現這種混雜與融合、水墨與膠彩相互滲透的風格。徵件數共有44件,其中國外作品有5件,分別為:中國/香港3 件、日本1件、印度1件。評審委員由曾得標老師、 李貞慧老師、廖瑞芬老師、孫翼華老師及筆者擔任。參加件數雖無明顯增加,但在作品的水準上卻大幅提昇,礙於主辦單位對入選作品件數的限制,使得本屆評審工作有相當的壓力,不免有些作品出現所謂的遺珠之憾。初審結果有9件作品入圍,經過複審多次 圈選結果,選出本屆膠彩類得獎作品。
  第一名:陳麒文〈酸楚〉,作者藉由疾病與感染,描述感情和行為,並試著探討生與死的問題,畫面結合各種宗教、象徵圖像,以灰喑的黃褐色調營造畫面氛圍,對膠彩媒材技法運用嫺熟,跳脫一般常見膠彩畫優美細緻風格,獲得評審的一致肯定。
  第二名:郭雅倢〈九天〉,引用山海經敘述,以人頭鳥身為九天玄女造形。作者具深厚工筆畫基礎, 線條運用流暢、敷色暈染熟練,加入膠彩媒材運用, 表現歷史神話故事人物,畫面中鐵窗穿梭在曖昧不明的各個空間,象徵受困或掙脫或其對其他空間嚮往, 作品有傳統意涵又具現代的視覺趣味。
  第三名陳霈芸〈未了〉,對畫中的人事物觀察深入,刻劃細緻,在褐色的色調中,表現出作者身為校隊板凳球員的-種無奈與期待。是一件值得細細品味的佳作。
  優選:簡維宏〈指尖上的世界〉,畫中人物人手一支手機,這是當今最現實景象,作者透過觀察寫生捕捉各種人物造形、姿態變化,探討網路世界與現代人生活樣貌,畫面生動有趣。
  優選:鍾佳夙〈裡與外〉,運用堆粉貼箔技法, 畫面有如浮雕般的肌理變化,不僅裝飾效果強,配合彩度鮮相的色彩運用,作品呈現-種奇異與虛幻意味,正反  其表現主題,作者好奇地探索世界,好奇著未來及對未知的想像,是一幅相當獨持性的膠彩作品。
  另外四件入選作品亦皆是佳作,其中白田 主也來自日本,是日本畫科的博士,作品肌理層次變化豐富,黃世昌、林春宏二位皆是近年來各大美展的常勝軍,其作品亦維持著一貫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