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審感言 | 2024年第二十九屆 大墩美展

攝影

臺中市第29屆大墩美展/攝影類評審感言/康台生

累計瀏覽︰580人

本屆大墩美展攝影類作品共258件,其中國外參賽作品3件,初審入圍27件,複審入選及得獎作品計18件,本屆評審委員:吳嘉寶、簡榮泰、沈昭良、陳立民、康台生共五位,因為皆為資深攝影家,且具豐富評審經歷,所以評審過程十分嚴謹順暢,得獎作品無異議順利產生。
近年來,筆者在各評審場合,常聽到委員間討論有關參賽事宜,茲彙整發表個人的看法,作為有志參賽者參考:一、單件作品與組合作品:兩者並無孰優孰劣或何者較佔優勢的問題,以單件作品表達完整的敘事固然有難度,但是如果作品表現夠精彩,卻有專注與強烈視覺效果,最近熱門新聞議題,美國前總統川普遇剌槍擊事件,攝影師Evan Vucci以低角度拍攝川普在中槍後滿臉鮮血,仍然高舉右手表現強悍性格的瞬間,加上背後的國旗和特勤人員環繞形成完美構圖,可說是單件作品表達整個事件及內涵最佳範例。至於組合作品著重 一、協調與完整性,組合內每件作品都是重要元素,有它的位置和必要性,不能特別突出或凹陷,無論是色彩、造形、內容,融合成一件具完整意義的作品。
二、模仿或以系列作品參賽:常在評審場合看到似曾相識的作品,或聽到某委員談到在另一縣市美展看到相同或類似作品,究其原因有三:1.模仿他人風格或創意2.自己的系列作品3.一件作品重覆投件,以上雖然想增加得獎的機率可以理解,但畢竟這些違反參賽規則、增加行政困擾與投機行為,和藝術首重創作原意相違背。
三、數位影像合成與處理:現今美展已不限制影像後製,但常看到過度或不當使用案例,例如:影像合成比例透視不合理、HDR過度調整形成明暗不自然、色調過於鮮豔、影像銳利化造成生硬等反效果。
因限於篇幅,茲針對本屆攝影前三名作品,簡略評述於下:
第一名張簡于頌〈眷念〉是一件拼貼作品,從遠處看,就被一片醒目鮮紅色吸引,再往近看才發現是一群銹蝕的門所組成,每一個門都曾經風光,門內都走過一段故事,經過歲月摧殘,令人不勝唏噓!畫面構成雖然沒有規律,還夾雜藤蔓和樹根卻都能夠融入其中,在統一中求變化,整件作品具象中帶有抽象意味,題材雖舊卻看到新意,能夠脫穎而出獲得首獎,值得讚賞!
第二名何永順〈撕裂的大地〉,地震是民眾關心和深感恐懼的社會議題,作者利用鏡面反射都市建築歪七扭八影像,隱喻若都市發生強烈地震造成傷害的恐怖情景,用作品關懷社會,喚起大家對災害的預防,照片構成簡潔有力,說服力很強。
第三名林汝貞〈寂然〉,森林中蘊藏、孕育許多動植物,有別於前二者的剛性表現,本件作品用一種柔美詩意的手法,捕捉一般人忽略的角落,尤其是盛夏酷暑,或心煩氣躁之時,更感到清涼與寧靜,可見作者心思細密,對於環境生態別具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