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審感言 | 2024年第二十九屆 大墩美展

墨彩

臺中市第29屆大墩美展/墨彩類評審感言/李振明

累計瀏覽︰532人

富含文化歷史、人文薈萃的臺中市,舉辦大墩美展已臻29屆,培養出濟濟的傑出藝術工作者。在擴大為國際徵件以及舉辦大墩美展國際文化交流展後,更是將其影響力延伸至華人世界之外,為臺灣拓展文化外交的軟實力,也開擴立足臺中放眼全世界的寬闊胸懷。在今年大墩美展墨彩類的參賽繪畫作品中,創作者則是試圖透過傳統筆墨的積累,多方開展出與當代對話的各種可能性。今年大墩美展墨彩類的作品徵件數為178件,其中國外件有6件,國家及地區分別為:中國大陸2件、中國/香港3件、印度1件,初審結果有25件作品入圍,複審收件共收21件,經黃冬富、黃才松、李宗仁、林清鏡、李振明等五位評審委員初審及複審多次的投票與評分後,最終評選出的作品,除第一、二、三名,優選4名外,其餘入選14名,總共合計21名得獎者。
本屆獲得第一名是吳采庭的作品〈月亮忘記了〉,在三屏構成的畫面中,創作者運用水墨材質非完全操控性的特質,採用不同的渲染方式,或平塗、或噴墨、或漸層的多重表現法,另類詮釋童話繪本故事的不同指涉,溫和的淡淡月光似乎療癒了諸多人們的不安心靈。對稱構圖中的不同人物姿態展現,豐富了整體畫面的沉穩平靜。第二名張真彥作品〈悠揚〉,創作者運用墨與水份的變化,在不斷的疊加過程,猶能保留水瀑奔放與流暢的視覺撼動效果。透過圖與地虛實相生的視覺效應,整幅單一色調的畫面氛圍,在悠揚的韻律交響迴盪下,鋪陳出空靈的唯美意境。第三名黃靖淳作品〈非你所想〉中,創作者用點點光斑的璀璨光華,映射著生活中的希冀與渴望,絹本的通透質感,透過層層的敷染,顯現出迷離中的柔韌光輝,是靜謐中的期待,或許也是現實經驗的反思。
4件獲得優選獎的作品,確實也都是難得的精彩佳構,各自表現出不同的創作特質。郭天中作品〈黑與白的組合〉,創作者採用左右對稱設計趣味的表現手法,將畫面分割並置組構,營造出個人獨特之水墨風貌;康興隆作品〈榕樹清趣〉,創作者以其近年一貫的綿密手法,純熟而細膩地,描繪出榕樹氣根交錯場景下的鳥禽姿態景象,讓人留下深刻印象;陳鈺守作品〈福禍相倚〉,作者借用清代畫家華嵒〈蜂虎圖〉典故,在交相穿梭的三角形空間裡,演繹出更為錯綜的、與五毒福禍相倚的生活體悟;黃俊騰作品〈積木城市〉,透過解構重組的創作手法,將臺灣老房的歷史性與在地性再現於作者所營造的空間,樂高積木的錯置融接,混搭營造出一種詼諧弔詭情境。
多元的當代水墨開展方向,值得讚賞,期待不斷生發出新創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