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第22屆大墩美展專輯電子書
P. 62

書法類


                評審感言

                                                                                                                  評審委員 陳維德


                   藝術創作,是非常艱苦、寂寞、漫長而又難以預期其收成                                   下,仍非絕對,但確實做到了公正、公平,至於其它的遺珠之
               的一條道路,其中又以書法之創作為尤甚。                                             憾,也是無法百分之百的避免。所以未能進入高第者,也絕對
                                                                               不要因而氣餒,因為任何競賽,也都難免帶有一些氣數。
                   因為書法肇始於以毛筆進行漢字之書寫,這在大約二十年
               前的學校教育中,幾乎是人人都有過的經歷,而當中應該有相                                         本屆榮獲第一名的是鄭禮勲的五言聯,他是以漢隸為底
               當比例的人,也很想把它寫好,但經過若干歲月以後,仍能持                                     蘊,博採秦漢簡牘的質樸率真,並充分運用長鋒羊毫的特性,
               續其業者,根本不成比例,原因就是艱苦而難成。因為它只靠                                     以及用墨的技巧,表現出潤燥相間、稚拙而蒼勁的趣味。跋語

               毛筆沾墨,以書寫旣定的字形,其中旣無引人入勝的物像或景                                     及款識則別出心裁,且其秀潤靈動的風格,與本文相映成趣,
               致,又無瑰麗多變的色彩;書寫之際,旣不能逾越漢字原有的                                     也都很有特色。
               字形與規範,又不能沒有個人的特色與興寄。因而寫成的作品,
                                                                                   第二名林家男的〈草書太白醉歌〉,頗得黃山谷〈李白憶
               欲求敝帚自珍,都已戛戛其難,而況登大雅之堂?其結果,若
                                                                               舊游〉之意趣。其間大小、正斜、疏密、潤燥,變化多端,用
               非頹然而廢,就是僅以自娛而已!
                                                                               筆熟練,灑脫而自然,與李太白此詩之情調,正相合拍。而以
                   尤其時至今日,學校既不列入講習,科場亦不據以取士,                                   手卷出之,亦饒古趣。
               過往即已日益淡泊的功利色彩,至此幾乎已經消褪殆盡,讓許
                                                                                   第三名林文山之〈草書李白行路難〉,旣有懷素小草之沈
               多心繫文化傳承者,深為此業之前景憂心忡忡。
                                                                               穩合度,亦兼有傅山之宕逸奇譎;而在使轉之間,字形的奇正
                   然而事實上,我們看到許多縣市所推出的美展,就書法類                                   相生,以及線條的剛柔疾澀,都有相當豐富的變化,並有自然
               觀之,則參與人數之眾、水平之高,以及風格之多元,往往非                                     天成之美,非常耐人尋味。
               但不遑多讓於過去,甚者常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尤其是大墩
                                                                                   至於三名優選中,施博獻的〈草書李頎望秦川〉,胎息於
               美展更具代表性。此則固當歸功於有心人士之倡導,以及江山
                                                                               晚明諸家之變異書風,不但字形大小逕庭,隨勢生發,而且行
               代有才人出之歷史鐵則,但是中國書法本身所蘊涵的魅力,足
                                                                               軸之左右擺盪相當劇烈,有非常濃烈的抒情效果;張倍源〈錢
               資持續發掘,實有以致之,這就是中國書法得以亙數千年而不
                                                                               起五言聯句〉,以漢隸為根柢,結合摩崖造像之奇譎,並參以
               墜的原因。即此觀之,我們更應該加倍寶愛而發揚之,始無愧
                                                                               簡帛之率性,用筆簡鍊而氣勢磅礡,具有鮮明而獨特的個人色
               於先民之遺澤啊!
                                                                               彩;方立權〈林義德大墩秋穫詩〉以簡帛、章草、今草與行書
                   就本屆參加大墩美展選拔的 112 件書法類作品觀之,可謂                                相互參雜,形體奇特,不主故常,卻能於唐突中見龢協,形式
               諸體皆備,各擅勝場,大致都有相當的水平。5 月 21 日,我們                                 與風格皆獨樹一幟,有其足多者。
               五位評審都來回仔細看了好幾輪,才各自圈選了自己所最為心
                                                                                   總之,縱觀本屆書法類的得獎作品,都是在深厚的傳統基
               儀的作品,並且經過三輪的投票,才確定入圍的 18 件作品。
                                                                               礎上,汲取各種不同的養分,加以提鍊、融合。然後依個人的
               然後在 6 月 20 日就原作進行決選,其過程都是非常的慎重而
                                                                               審美理念,以充分發揮其創意,而在書法創作上,皆各有其建
               嚴謹,經過來回比較,各自勾選,選出最優的 6 件;最後再從
                                                                               樹。相信循此以往,將來度越前賢,再創書法之高峯,應該是
               脫穎而出的 6 件優選以上作品中,再次評分,以決定名次。
                                                                               可以期待的!
               雖然最後的排序,在藝術作品無法以天平來  量其輕重的情形




     62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