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4 - 第22屆大墩美展專輯電子書
P. 144

水彩類


                評審感言





                                                                                                                  評審委員 洪東標



                   「大墩美展」是國內重要的美展之一,創辦以來,許多獲                                   能互相協調,迷濛的暖色調帶起觀賞者感性的想像力,簡潔的
               獎的藝術家都已在臺灣藝壇中佔有重要地位,因此每一年都吸                                     亮塊又明確喚起理性的解讀,畫家的大將之風讓此作極具感染
               引許多藝術創作者的參與。主辦單位對於評審的邀請也格外謹                                     性。
               慎,這次「大墩美展」的五位評審分別來自臺灣的北中南,都
                                                                                   優選作品〈褪色的螢光玫瑰〉,以簡化造型的手法和線性
               是創作年資超過三十年的畫家,評選過程中也都能捐棄成見,
                                                                               的描寫,將鯨魚、北極熊、人物、飛機交疊成一幅半抽象和具
               面對作品仔細觀察、對照、比較,可見這也是主辦單位的用心。
                                                                               有想像空間的作品,點、線、面似乎都具有圖像的意義,卻
               此屆「大墩美展」水彩類的參賽作品共150 件,其中國外有6 件;
                                                                               又獨立成個體自由自在得遨遊在畫面中,是一幅極有魅力的作
               初審過程可稱為「平和中的激烈」,評審團經過 4 回的圈選才
                                                                               品。
               將入圍的 24 件作品選出。複審時,由主辦單位將 24 件入圍原
               作陳列於展場,讓評審委員得以更清晰的遠觀或近看。得獎作                                         優選作品〈絕望無助〉,具有寫實主義關懷社會的意涵,
               品幾乎是在無爭議的「共識」中順利選出,更顯出現場「激烈                                     遊民的處境向來多為社會忽視,作者有意喚起民眾的關心,如
               中的平和」氣氛。                                                        同他在處理流浪漢的衣服轉折或背後包裹的明暗手法一樣的細
                                                                               緻,凝聚明暗豐富的變化,只用了少許的色彩,卻在集中關注
                   第一名作品〈垢〉,以當下最熱門的環保議題來表現,憂
                                                                               焦點上產生極佳的效果。
               鬱的藍色調城市意涵飽受汙染的塵世,誇張的結構透視引領視

               線延伸到迷濛的遠處,虛實對比,以具有節奏感交互堆疊的塊                                         優選作品〈人物-紋面國寶〉,作者以極高的勇氣用水彩
               面推陳出大空間的層次感,具有虛幻想像的現代語彙面相。                                      來挑戰細緻的原住民圖像,為即將消失的原民文化特色留存記
                                                                               憶。再華麗的裝扮與繽紛的綴飾都無法掩飾,黥面老婦空靈的
                   第二名作品〈光之醞〉,以照相寫實的表現手法,描寫稚
                                                                               眼眸訴說著古老的傳說,記憶中的年華不再,文化的傳承斷續,
               嫩的小女孩面對環境中的陳舊和蒼老,顯得無助徬徨,是一幅
                                                                               是一首唱不出聲的悲歌。是一件具有感染力的成功作品。
               以成熟技法記錄生命成長歷程的場景,作者極具紮實的素描能
               力,畫面經營穩健細緻,是傳統表現手法中詮釋生命成長的極                                         1867 年巴黎萬國博覽會,米勒獲得競賽首獎,隔年獲頒榮
               佳作品。                                                            譽勳章,從此立足於美術史上。相對地,莫內的〈印象 ‧日出〉
                                                                               在 1872 年沙龍美展中落選,還在落選展中受到藝評家的嘲笑,
                   第三名作品〈歸程僕僕〉,以照相寫實的手法,將不同空
                                                                               可是後來他在美術史上也贏得了印象主義領頭羊的重要地位。
               間景象交疊出一幅虛虛實實的畫面,繁瑣的細節表現起來平穩
                                                                               這故事告訴我們,參加競賽獲獎是榮耀且令人開心的,它提供
               而不衝突,作者顯得氣定神閒地將細節處裡得有條不紊,顯然
                                                                               機會讓藝術家得以嶄露頭角,但是今日獲獎與落選並不能決定
               付出了許多精神和時間。
                                                                               一個畫家將來的成就,大家要持續努力,不斷地創作下去。共
                   優選作品〈白堊紀〉,帶有極大的想像空間,作者有意將                                   勉之。
               各種水彩技法的可能極致,應用到一個畫面中,使之既衝突又






     144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