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第20屆大墩美展專輯電子書
P. 66

書法類評審感言                                                                                              評審委員 蕭世瓊





                    今年,我先參與全國美術展書法類的評審工作,接著又參加大墩美展與南瀛獎書法類的作品評選,看到不少書法同道在這

               麼短的時間內,同時參加這些比賽,尤其又必須在作品創作風格上加以區隔,如此不畏艱難地迎接挑戰,著實令人敬佩。其中有

               些人在國展中落選,卻在大墩美展中獲獎;也有在國展中獲獎者,卻無緣於大墩美展中繼續綻放光芒。當中因素不少,但最關鍵
               的因素是評審委員的審美導向,不同的評審組合便有不同的評審結果。評審委員票票等值,得獎者就是最大公約數,這種現象中
               外皆然。更值得一提的是參賽者之間的實力差距不大,所以時而得獎,時而馬前失蹄,也就不足為怪了。鑑於此,我要提醒得獎

               者要謙卑;也要鼓勵落選者要奮起,持續創作,不怨天尤人,且讓我們一起來推昇臺灣書法的榮景。

                    本屆大墩美展書法類作品徵件數為 132 件,國外作品 5 件(中國大陸及香港 3 件、加拿大 1 件、伊朗 1 件),國外作品不多,

               應該再努力宣傳。初審由五位評審委員圈選,需要獲得 3 票才有機會進入複審,結果有 20 件作品入圍。這些作品最後都通過複審,

               選出第一、二、三名,優選 3 名,入選 14 名。

                    第一名劉彥醇君,甫從臺大電子工程研究所畢業,繁重的研究工作卻還能挪出時間創作,的確令人嘖嘖稱奇。其書作雖取

               徑吳昌碩,但不為所囿,用筆放蕩不羈,結體收放自如,整件作品洋溢著浪漫的情懷,榮獲首獎,絕非倖致。加送 3 件作品參加
               大墩獎評審,氣勢磅礡,聲懾四海,在此也預祝劉君能進一步獲獎。第二名鄭禮勳先生,目前擔任彰化縣書法協會理事長,具有

               博士學位,是一位術德兼修的謙謙君子。其書作融會各時期的隸書,再經過匠心獨具的搭配,或輕重相參,或虛實相佐,不疾不
               徐,呈現出一種優雅的氣質。第三名劉廣毅君,年紀最輕,剛滿 25 歲,是臺藝大書畫研究所的碩士生,屢屢在國展篆刻類展露

               頭角。此次以篆書五言聯獲獎,此作深受今井凌雪先生的影響,可喜的是在用筆上能剛柔相濟;在結體上能欹正交融,使整幅作
               品生龍活虎,甚有可觀。此外,三位優選得獎者亦各具特色。盧彩霞女士的金文書法氣定神閒,蘊蓄古雅,謹嚴中不失變化的態

               勢。許志芳君的行草書大開大闔,有一掃千軍的氣勢。張倍源君的四言隸書聯跌宕生姿、有一股臨風笑傲的骨氣。其他入選者雖
               不乏佳構,可再三品論,惟限於篇幅,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


                    今年的評審組合,北部有三人,中部則有二人,地域性雖有點失衡,但評審委員的創作觀在傳統與現代上都能兼顧,因此
               評選結果在創作風格上的分布有其廣度,也不集中在某一書體。雖然參賽作品以行草書居多,但多數評審以為大多數作者的基礎

               功夫不足,導致底氣渙散,而流於故作異,所以平常要多臨帖、多讀帖,蓄積創作的能量,才能寫出感動的作品。

                    評審感言說真話者ሥ矣!大多虛與委蛇,避重就輕,以不得罪人為原則。雖然如此,但我也說了幾句真心話,留待大家咀嚼。








        66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